7月11日至20日,銅陵學院建筑工程學院組織“同心筑夢、共繪山河”鄉村振興促進團一行18人,赴銅陵市老洲鄉光輝村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以青春畫筆繪就美麗鄉村新圖景。
丹心共繪石榴紅,赤子同耕振興路
實踐團精心打造了“中華民族一家親”主題墻繪創作活動。由漢族、回族、壯族、傈僳族等多民族組成的創作團隊,以藝術為紐帶,共同完成了寓意深遠的“石榴籽”民族團結主題壁畫。整幅作品以壯麗山河為背景,飽滿的石榴在群山環抱中綻放生機,右側“匯聚民族力量,石榴籽團結一心”的字樣熠熠生輝,傳遞出各民族守望相助的深厚情誼。
實踐隊員劉心雨在創作傳統紋樣時動情地說:“每一筆勾勒都是情感的凝聚,我們在描繪壯美山河的同時,也在用畫筆詮釋著像石榴籽一樣緊密團結的民族情誼?!眲撟鬟^程中,隊員們不僅向村民細致講解每個圖案的文化內涵,還通過現場互動交流,讓“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深刻理念深入人心,生動展現了文化互鑒、團結奮進的時代畫卷。
老驥伏櫪話初心,后輩尋根悟振興
在實踐過程中,實踐團成員與村內七旬老黨員共同開展“薪火相傳話振興”主題座談活動。老黨員以質樸而飽含深情的話語,娓娓道來自己數十年來參與村莊建設的奮斗歷程,通過一個個鮮活的事例生動詮釋了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社會發展中的重要意義。同學們凝視著老人臉上鐫刻著歲月痕跡的皺紋,仿佛觸摸到了一部活的奮斗史詩,深刻領悟到艱苦奮斗精神的時代價值。
在莊重典雅的村史館內,一幅幅珍貴的圖片生動記錄著黨員先鋒的感人事跡,一組組翔實的數據清晰勾勒出村莊發展的壯闊歷程。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光輝村創新探索“黨建+產業+生態”的興村富民模式,如今已成為銅陵市規模最大的蔬菜生產專業示范村,成功打造出“景觀太陽島、生態光輝村”的靚麗名片。青年學子們通過系統梳理光輝村的發展軌跡,深切感受到黨建引領與群眾智慧相互激蕩產生的磅礴力量,這些寶貴經驗為后續實踐注入了強大的精神動力。
青春潑墨染青山,赤子揮毫繡田園
實踐團成員們滿腔熱血地深入實踐地點,通過座談交流,了解了當地文化特色、民俗風情及鄉村發展現狀?;谠攲嵉恼{研數據,團隊成員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將現代藝術理念與鄉土文化元素有機融合,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兼具美學價值與產業特色的墻繪方案。從晨曦中泛著金光的千畝良田,到暮色里炊煙裊裊的農家院落;從承載著歷史記憶的傳統手工藝場景,到寄托著美好愿景的吉祥紋樣,每一處構圖都經過反復推敲,每一抹色彩都飽含深情,生動展現了實踐團成員對這片土地的摯愛與敬意。
在藝術創作中,實踐團創新采用了“三維聯動”的協同模式,由專業教師提供藝術指導,團隊成員負責主體創作,當地村民積極參與意見反饋和輔助繪制。隨著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墻繪作品在村口巷尾漸次呈現,原本單調的墻面煥發出勃勃生機,化身為講述鄉村故事的生動畫卷。這些富有創意的墻繪不僅提升了村莊的整體風貌,更喚醒了村民們對家鄉文化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激發出共建美好家園的內生動力。
該實踐團在秦明智、吳錫兩位老師的指導下,以丹青妙筆為媒,以赤誠之心為墨,在廣袤的鄉野畫卷上揮灑青春才情,勾勒出一幅幅飽含鄉土情懷的鄉村振興時代圖景。這場融合藝術創作與文化傳承的實踐,既是一次知行合一的美育探索,更是一場青年學子與鄉村沃土的心靈對話。展望未來,團隊將繼續秉持“藝術賦能鄉村”的理念,以更多富有創意的實踐活動深耕鄉土,用青春的筆觸喚醒鄉村文化基因,以創新的力量激活鄉村振興內生動力,共同繪就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
(秦明智 吳錫)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