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銅陵市民政局、銅陵市慈善總會聯合印發《銅陵市“救急難”互助社公開募捐管理辦法》,從募捐平臺設立、募捐和管理、資金的統計撥付、公示與審計等方面,規范“救急難”互助社的公開募捐行為,探索政府救助和慈善救助有效銜接機制,保障捐贈人和受助人的合法權益。
為化解群眾生活中遭遇的突發性、臨時性、緊迫性困難,銅陵市強化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規范建設,2024年底實現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全覆蓋。自村(社區)“救急難”互助社設立以來,已實施救助2493人次,發放救助金173.28萬元。“救急難”互助社是政府救助的有效補充,但其是在財政和集體經濟的支持下建立起來的。保障“救急難”互助社的持續運行需要社會捐贈支持,須構建規范化體系。
《銅陵市“救急難”互助社公開募捐管理辦法》明確了募捐平臺的設立流程,接收公開募捐的方式、范圍等事項。在公示與審計方面,明確該市慈善總會在每季度撥付“救急難”互助社募捐資金后,通過該市民政局官網、市慈善總會微信公眾號等平臺對外公示撥付情況;每年安排第三方審計機構對年度“救急難”互助社募捐和撥付情況進行專項審計,在公示的同時,接受相關巡查審計。
該辦法的實施,不僅將推動構建“救急難”互助社公開募捐規范化體系,也有助于引導城鄉居民依法依規參與本地“救急難”互助社捐贈活動,對促進慈善救助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積極意義。(記者 劉洋 通訊員 劉少君 許沖)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