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一步培育壯大縣域特色產業集群,推動全省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安徽再出實招。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經省政府同意,《關于進一步推進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發展的若干措施》近日由省發展改革委、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文化和旅游廳聯合印發。12條舉措包括開展“一群一策”產業診斷,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加強集群人才培養供給等具體措施,進一步加強政策供給。我省將分梯度培育智能工廠,實施“智改數轉”全覆蓋行動。到2027年,全省計劃組建30個左右縣域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
每年遴選集群開展專項診斷
近年來,我省先后遴選認定72個縣域特色產業集群,實現縣域全覆蓋。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了解到,與滬蘇浙等地相比,我省縣域集群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整體實力不強,接近2/3集群營收不足百億。受到外部環境的影響,一些集群中小企業在轉型升級、科技賦能、人才培育、企業融資等方面存在實際困難和問題,需進一步針對性加強政策供給。
此次出臺的《若干舉措》提出,省統籌建立“一群一策”診斷機制,每年遴選一批規模體量大、延伸配套好、支撐帶動強的集群,圍繞產業鏈升級、價值鏈延伸、供應鏈韌性、市場供需匹配四大維度開展專項診斷,形成“問題清單+提升路徑+項目支撐”綜合解決方案。
實施“智改數轉”全覆蓋行動
加大科技創新支持力度,到2027年,我省將組建30個左右縣域特色產業創新研究院,為有合作需求的集群牽線搭橋,與高校院所開展合作,省依據其研發投入、創新成果產出績效等情況給予支持。同時,支持企業建設工業設計中心、檢驗檢測中心、質量認證中心以及共性技術平臺、中試基地,并爭取國家“兩重”資金支持。
推動集群“智改數轉”,我省將開展數字化轉型培訓,優先在集群推廣應用“小快輕準”數字化解決方案,支持集群企業梯度培育智能工廠。推動集群規上企業數字化改造、規模以下制造業企業數字化應用全覆蓋。支持中小企業圍繞細分行業典型場景,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大模型,實施輕量化“智改數轉”項目,形成中小企業轉型標桿。
鼓勵省屬國企結對幫扶
鼓勵企業積極“走出去”,我省將深入實施“徽派聯盟”抱團出海行動,積極組織集群企業參加境外專業展會。支持具備條件的集群推動“產業帶+跨境電商”發展、開設中歐“定制班列”,提升對外開放能力。
企業“結對子”,《若干措施》提出,鼓勵省屬國企與集群企業加強合作,引導省屬企業擴大在縣域的產業布局,圍繞新材料、新能源、現代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謀劃實施一批重點項目。推行“1+N”結對幫扶行動,支持集群內每家規上企業幫扶2—3家規下企業,利用產業鏈大企業技術、資源、管理等優勢,破解中小企業技術難題,推動集群企業抱團發展。
(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媛媛)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