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六安市裕安區委探索凝聚新興領域青年的實踐路徑
□六安市裕安區青年發展中心主任 吳先盛
近年來,團六安市裕安區委緊扣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要求,立足轄區新興領域青年分布特點,以“底數清、平臺活、服務準、引領實、機制新”為目標,系統構建“摸排——服務——引領——反哺”工作閉環,推動新興領域青年從“分散游離”到“組織凝聚”,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多措并舉摸底數。團六安市裕安區委將底數摸排作為做好新興領域青年工作的首要前提,通過“部門聯動+網格兜底”雙軌模式,破解新興領域青年“分布散、底數虛”的難題。聯合區委社工部、市場監督管理局、郵政管理局等部門,梳理區內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興業態的分布情況,摸清青年底數。依托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成果,發揮網格優勢,構建“團干部+網格員+青年志愿者”聯動機制,將更多的新興領域青年通過志愿服務活動等形式凝聚起來,并采用“掃碼進群+活動簽到”的動態管理,建立“微信群”等常態化聯系渠道,避免“失聯”現象。
雙線筑巢強陣地。堅持“空間凝聚+數字互聯”雙輪驅動,破解新興領域青年“組織覆蓋難”問題。線下在六安皋街、吾悅廣場等新興領域青年較多的商業街區掛牌成立“青年之家”,提供休息休閑、閱讀學習、交友聯誼、志愿服務等“一站式”服務,定期開展相關活動。線上構建“數字聯絡網”,利用裕安共青團微信公眾號、抖音號等平臺,發布就業信息、活動預告等。建立行業青年微信群,由團干部擔任群管理員,定期收集訴求、推送政策,形成“新興領域青年點單——團組織派單——志愿者接單——線上反饋”的閉環互動。
靶向服務解難題。聚焦“急難愁盼”需求,提供“靶向式”服務供給。通過開展“傾聽青年說”座談會等形式收集新興領域青年意見建議和需求。在城市街道、社區和商業街區建立“青新”四季服務驛站,動員全區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力量,圍繞常年在戶外工作的“快遞小哥”“外賣小哥”等新興領域青年的急切需求,通過開展“春季送健康”“夏季送清涼”“秋季送宣講”“冬季送溫暖”四大行動,常態化為這些新興領域青年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
青春引領聚共識。將新媒體從業者等新興領域青年吸納進“裕”見青春宣講團,打破傳統說教模式,讓他們用自身特長參與青年宣講。創新開展青春思享會,通過“青年采訪青年”的“微訪談”形式,讓優秀新興領域青年講述其奮斗故事,用“身邊人講身邊事”增強新興領域青年的價值認同。
雙向賦能促反哺。推動“凝聚服務”向“貢獻建功”轉化,建立“職業特長+服務需求”雙向對接機制。通過志愿服務活動讓更多的新興領域青年加入團的隊伍中來,并結合其職業特長設計服務項目,如組織美容美發行業青年走進社區、敬老院開展“愛心義剪”活動;組織自媒體青年參與《青春無限》等五四主題視頻拍攝;組織非遺技藝青年傳承人參與“青年夜校”授課等。讓青年在服務裕安發展中增強責任感,同時引領更多的青年主動融入共青團工作體系。
團六安市裕安區委通過五維協同、精準施策,逐步構建起“聯系緊密、服務精準、引領有效、青年認同”的工作格局。下一步,將持續深化縣域共青團改革,聚焦新興領域青年數字化生存、多元化發展需求,在資源整合、機制創新、品牌培育上再發力,讓更多青年在裕安大地扎根成長、建功立業,為縣域高質量發展匯聚澎湃青春力量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