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合肥市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經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十六次會議批準,將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記者了解到,這是我省首部網格化服務管理地方性法規。
網格化管理是基層治理的重要抓手,是推動社會治理精細化、服務群眾精準化的有效載體。但實際工作中還存在網格劃分不精細,基層“多格并存”,“一網通辦、一網統管”推進難度大,網格事務準入不嚴格等問題。合肥市為“小網格”立法,對這些問題一一作出回應。
網格怎么建
——推動多格合一完善治理體系
這兩年,立法規范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成為地方立法新實踐。記者梳理發現,僅在2024年,就有浙江省寧波市、嘉興市,河南省濮陽市,四川省瀘州市等地圍繞網格化服務管理,制定了相關條例。
“多地集中為‘小網格’立法,與地方立法權限調整有關。”合肥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徐佳介紹,2023年,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關于修改立法法的決定,根據修改后的立法法,設區的市立法權限新增了“基層治理”領域。“我們從基層網格這一小切口入手,在全省率先開展了基層治理領域立法探索。”徐佳說。
堅持“小切口”立法,《合肥市城鄉網格化服務管理條例》共22條,不分章節,圍繞網格劃分、部門職責、網格化服務管理事項等方面,簡化立法結構、控制條文規模、突出實施性條款比重,充分體現地方立法“小快靈”特色。
網格如何劃分,關系網格化服務管理成效。對此,條例作出了細致規定。根據條例,網格分為城鄉社區網格、農村網格和專屬網格。根據工作需要,可以在網格內向下延伸劃分微網格。
不同網格規模如何把握,條例也給出了相應標準,明確城鄉社區網格以居住小區或者若干樓院為單元,一般按照三百戶至五百戶或者一千人左右劃分;農村網格以村民小組或者農村集中居住區域為單元劃分;專屬網格以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各類園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等特定管理區域為單元,按一定規模劃分,實行主管部門和屬地雙重管理。
此前,基層網格存在分散化問題,黨建、綜治、民政、市容等“多網并存”,條塊分割導致基層資源整合度不夠,各類主體聯動性不足,不利于凝聚治理合力。
對此,條例規定,網格化服務管理主管單位應當會同有關部門對黨建、政法綜治、民政、生態環境、城市管理、信訪、市場監管、衛生健康、應急管理等各類網格進行統一整合。有關部門應當依托統一網格開展工作,不再另行單獨劃分。
能辦哪些事
——建立責任體系明確網格事項
編制網格是為了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更為及時高效回應群眾有關訴求。但實踐中,網格職能弱化、事項泛化等問題的存在,也讓網格化運行陷入“小馬拉大車”困境。為網格減負賦能,合肥市條例給出了法治化方案。
“基層治理點多面廣,遇到一些跨部門、跨區域問題,需要通過建立協作機制,合力推動問題解決。”徐佳介紹,為破解多頭管理難題,條例明確了政府、網格化服務管理主管部門及其他聯動部門職責。
根據條例,市、縣(市、區)應當建立網格化服務管理領導協調機制,研究解決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市、縣(市、區)網格化服務管理主管單位負責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的統籌指導和監督管理;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應當明確網格化服務管理機構,加強網格員培訓,負責組織協調、指揮調度、聯動處置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
條例還對制定網格事項分級分類辦理制度作出規定,要求建立信息收集、問題發現、事件上報、任務交辦、協同處置、結果反饋、督辦評價等工作機制。
記者了解到,目前多地的網格化服務管理領導協調機制,多是由各級黨委社會工作部牽頭負責,在鄉鎮、街道這一層面,則由網格化服務中心或綜治中心負責協調解決網格事項。
網格事務準入方面,條例列出了網格化服務管理事項主要內容,主要包括依法采集、更新網格內基礎信息,了解收集村民居民的意見、建議,反映群眾訴求,協助辦理公共事務、開展公益活動、代辦公共服務事項,協助有關部門、單位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等七個方面事項。
“過去有些超出我們職責和能力的事項,有時也讓網格員去辦,實際上給網格增加了很大負擔。”合肥市某街道一位網格員表示,條例明確了網格職責范圍,為今后工作提供了清晰指引。
人員咋配備
——加強待遇保障突出社會共治
網格隊伍建設是網格化運行的關鍵。關于人員配備,合肥市條例作出多項規定。
條例明確,網格應當配備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兼職網格員等服務管理人員。城鄉社區網格的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可以由社區工作者擔任;農村網格的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可以由村黨支部、村民委員會成員擔任。網格長、專職網格員應當按照規定選聘。兼職網格員可以由本村或者社區黨員、村(居)民代表、小組長、樓棟長、物業服務人員、志愿者等擔任。
“我們中心目前下轄10個社區網格,49個小區網格,110個基礎網格,小區網格設網格長一人,基礎網格配備專職網格員,目前都是由社區工作人員擔任。”合肥經開區芙蓉社區網格化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顧梓妍告訴記者,配齊網格人員,才能讓“微治理”釋放“大能量”。
不過,有些網格卻面臨“有網無員”的問題。合肥市某街道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透露,該街道共劃設了80多個基礎網格,但部分網格還處在“缺員”狀態。“最初我們招募了部分兼職網格員,但兼職人員隊伍不穩定,且缺乏相應的保障,積極性也不足。”這名工作人員表示。
對此,條例提出,鼓勵支持村民居民、志愿者、社會組織,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群體和其他社會力量參與網格化服務管理工作。同時,條例還明確,縣(市、區)人民政府應當依法保障網格長、專職網格員各項待遇,根據實際給予符合條件的兼職網格員適當補助。(記者 范孝東)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