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晚,引江濟淮工程開展第二次跨省調水行動,計劃向河南省輸送200萬立方米長江水。這是繼今年3月首次調水200萬立方米后,皖豫兩省再度攜手,以科學調度破解水資源困局,為豫東地區農業灌溉、生態補水及居民用水提供堅實保障。
引江濟淮工程
四級泵站接力 “長江水”潤澤豫東
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調度運營中心楊明明介紹,此次調水延續“長江水北上”的路徑:長江水經引江濟巢段、江淮溝通段和江水北送段,通過闞疃南站、西淝河北站、朱集泵站和龍德站四級梯級泵站逐級提水,最終由龍德泵站持續運行58小時,將汩汩清水注入河南。
“今年3月以來開展首次調水,目前已完成200萬立方米長江水調入河南省,此次開展的第二次調水,調水目標是200萬立方米?!睏蠲髅髡f,“這是引江濟淮工程再次參與河南省抗旱。主要是為豫東地區農業灌溉、生態補水及居民用水提供保障。
引江濟淮工程作為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被稱為安徽版“南水北調”。自引江濟淮工程全線通水以來,這條“南北水脈”已逐步成為皖豫兩省協同抗旱的“生命線”。首次調水有效緩解了豫東地區因持續少雨導致的農田干涸、水庫見底等問題,而此次二次調水將進一步鞏固抗旱成果,為夏種關鍵期提供“及時雨”。
國家水網顯擔當 跨省協作筑屏障
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惠及河南省豫東地區周口、商丘2市9縣(區),主要提供農田灌溉、生活及工業用水等。據介紹,2024年以來,隨著引江濟淮工程河南段的基本建成,根據河南省要求,安徽省引江濟淮集團有限公司多次向河南省供水,總供水量約1400萬立方米。
“今年以來向河南省調水,有效緩解當地因持續少雨導致的旱情?!卑不帐∫瓭醇瘓F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調水是引江濟淮工程發揮跨流域水資源配置功能的重要舉措,為豫東地區農業灌溉、生態補水及居民用水提供了有力保障。
“此次調水是對區域水資源聯合調度機制的一次重要實踐?!痹撠撠熑吮硎?,引江濟淮工程不僅是安徽省內水資源調配的關鍵項目,還承擔著皖豫兩省協同抗旱的跨省支援功能。此次調水體現了國家水網工程在應對極端氣候中的重要作用,也為未來區域水資源聯合調度積累了經驗。
工程全力保障皖北地區抗旱保種
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我省降雨較常年同期偏少,面對逐步顯現的旱情,引江濟淮工程發揮重大工程應急功能和水源保障作用,及時啟動調水預案,全力以赴保障皖北地區抗旱保種,最大限度減輕干旱影響。
引江濟淮工程利用菜子湖線路引調長江水,通過派河口泵站、蜀山泵站,經東淝閘向淮河干流調水1.18億立方米,有效緩解淮河干流、西淝河沿線相關市、縣(區)夏種抗旱及生產生活用水緊張。
當前,正值農作物生產灌溉關鍵時期,工程沿線用水需求仍在持續增長,省引江濟淮集團公司將堅持防汛、抗旱兩手抓,科學做好調水工作,保障工程全線供水安全、防洪安全和工程安全。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