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覺得AI離醫學很遠,現在發現它已滲透到精準醫療、藥物研發等各個環節。”安徽醫科大學學生劉碩在學完“AI+醫學”模塊后興奮地說。像他一樣,全省20萬學子正通過這門課程感受人工智能與自身專業的深度融合。
據了解,安徽省創新推出以“學科引領、產教融合、政府統籌”為特色的人工智能通識課程,上線3個月覆蓋30余所高校、超20萬名學生,成為全國人工智能通識教育的標桿。課程體系緊扣技術前沿,融合11大學科、2600分鐘優質資源,為高校破解“學科壁壘”、培養創新人才提供“安徽方案”,更以產教聯動模式助力新興產業人才培養。
安徽大學教務處處長李學俊稱,該課程為高校改革送來“及時雨”:“過去通識課碎片化嚴重,如今能系統化重構AI教育框架,讓學生從大一接觸前沿,真正實現‘以通促專’。”合肥師范學院教師蘇喻則點贊資源共享機制:“政府主導的標準化課程既減輕了教師壓力,又統一教學質量,形成‘減負增效’新范式。”
據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安徽版”人工智能通識課程呈現四大特色,“創新體系”構建“1+M+N”跨學科融合教育生態,實現了人工智能與各學科、產業的深度融合,以完整的實踐體系強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學科引領”打造跨學科融合課程矩陣,開發18個專題,共計164節、1925分鐘(約52學時)的專題內容;“產教融合”對接新興產業培養實踐型人才,選用企業真實項目或前沿技術場景,凸顯產業導向性和實踐價值;“搭建平臺”一盤棋構建教育數字化生態,設立“安徽省人工智能通識教育中心”,形成“建用一體”的高效運營機制。(記者 黃 慧)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