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至17日,在武漢召開的2025年度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科技大會暨第三屆安全科學與安全工程國際會議上,安徽理工大學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陸偉、江丙友、張雷林以及礦業工程學院楊科四位教授領銜的團隊均榮獲協會科技進步一等獎,安全科學與工程學院馬衍坤教授獲得青年科技獎,礦業工程學院李英明教授獲得科技進步三等獎。
頒獎現場
陸偉教授團隊研發的“CO2直注防滅火與固碳封存一體化技術”實現三大突破,通過首創束管型液態CO2直注系統、仿生多孔凝膠材料及復合封堵材料,構建滅火-固碳-固廢治理協同體系,單井年減排達3.6萬噸。江丙友教授團隊攻克粉塵防控難題,建成粉塵運移大尺度模擬試驗集群,研發智能防塵裝置形成全流程防控體系。馬衍坤教授創新提出跨煤巖界面爆破增滲理論,突破傳統瓦斯抽采瓶頸,已在多礦區成功應用。張雷林教授團隊針對煤自燃與瓦斯共生災害,首創動態預警-定向消險技術鏈,研發的新型防爆材料及阻化乳劑近三年創造經濟效益29億元。此外,楊科教授團隊開發出CO2地質封存與瓦斯抽采協同技術,李英明教授團隊則攻克特厚煤層采掘圍巖控制關鍵技術,形成覆蓋煤礦安全開采與綠色治理的完整技術體系。
此次獲獎的六項成果緊密圍繞國家“十四五”安全生產規劃,聚焦礦山災害防控與綠色低碳發展,體現了安徽理工大學“面向行業需求、深耕技術創新”的科研導向。學校將繼續發揮學科優勢,深化產學研合作,為職業安全健康事業貢獻更多“安理智慧”。
徐幼平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