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歙縣街口鎮萬畝茶園已悄然披上新綠。茶農們背著竹簍穿梭于翠色間,黨員志愿者身披紅馬甲奔走于村落中,一幅“茶簍載春色,紅衫暖民生”的春日圖景在此徐徐展開。
綠色防控助力茶香遠揚。"現在采的都是生態茶,收購價每斤高出市場價好幾塊呢!"作為黃山毛峰的核心原產地,街口鎮以科技賦能讓傳統茶業煥發新機。通過"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構建起"科技特派員包村、鎮村干部包片、土專家包戶"的三級技術服務體系,推廣粘蟲黃板、生物農藥等8項生態種植技術。全鎮10332.7畝茶園實現病蟲害統防統治,預計特級茶產量同比提升23%,戶均增收可達2500元。
黨員宣講傳遞民生溫度。 在海拔800米的云上茅汰生態茶園基地,"紅馬甲宣講團"正用歙南方言解讀民生新政,20余位銀發老人聽得頻頻點頭。街口鎮創新"駐村遍訪+網格速遞"服務模式,57名黨員志愿者化身"政策翻譯官",將30項暖民心行動轉化為方言快板、情景短劇。今年以來已開展"茶園微課堂""庭院戶主會"等特色宣講6場,惠及群眾1000余人次,實現政策知曉率、服務滿意率"雙過95%"。
智慧治理繪就幸福底色。"張大媽,您預約的家庭醫生下午就能到!"三港村八號組網格員吳彩娣通過"和美三港"微信群收到村民求助后,立即啟動紅色代辦服務。該鎮依托數字化治理平臺,構建"群眾線上點單-網格線下派單-部門全程接單"閉環機制,累計解決獨居老人照護、茶季用工短缺等急難問題83件。鎮黨委書記吳志橋介紹,通過"物聯網+茶園"系統,今年已為茶農推送氣象預警、采制技巧等信息140余條,真正實現"指尖上的惠民服務"。
茶簍載動的是鄉村振興的希望,紅衫點亮的是民生幸福的燈火。歙縣街口鎮正以黨建為筆、以實干為墨,在青山綠水間書寫著新時代的“民生答卷”。(吳建平)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