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畈鎮光慈村地處丘陵地區,道路管護一直是老大難問題。自從實施路長制以來,這個曾經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山村,道路面貌煥然一新,成為遠近聞名的四好農村路示范村。
光慈村建立了“總路長+分段路長+農戶”三級管理體系。村支書擔任總路長,負責統籌協調;5名村干部擔任分片路長,各管各片;沿線農戶擔任門前三包責任人。每月5日、15日、25日定為護路日,全村開展道路保潔養護活動。
路長制的實施,讓道路管護責任落實到人。分段路長楊大哥說:“現在路上有個坑洼,當天就有人修補;發現垃圾,立即有人清理。”村民們也自覺維護門前道路,形成了“人人都是護路員”的良好氛圍。
通過路長制,光慈村不僅解決了道路管護難題,還帶動了鄉村治理創新。路長們定期走訪農戶,收集意見建議,及時解決群眾困難。道路暢通了,村里的茶葉、山貨更好賣了,游客也多了起來。
如今的光慈村,一條條整潔的村道蜿蜒山間,路旁綠樹成蔭,成為鄉村振興的靚麗風景線。路長制這個“小制度”,正在推動光慈村發生“大改變”。(張偉偉)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