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積極響應團中央、安徽團省委和宣城團市委的號召,引領青年積極參加“千萬工程”賦能鄉村振興項目,加強與宣城市的校地對接合作。7月初,安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青鳳鳥志愿服務隊和醫學院的安理天使志愿服務隊共同前往廣德市楊灘鎮開展省級專項社會實踐活動。本次社會實踐涵蓋紅色文化研學、鄉村振興調研、健康宣教進鄉村、尋訪非遺傳承人、科普支教進校園和防溺水、防詐騙知識宣講等7個方面。社會實踐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幫助和支持。
追尋紅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7月6日,楊灘鎮團委帶領志愿者們來到位于楊灘鎮獨樹社區的皖南紅軍獨立團紀念館參觀學習。紀念館內,一幅幅泛黃的老照片、一段段珍貴的文字、一件件戰爭時期的武器和一位位英勇犧牲的烈士姓名,讓志愿者們深入了解了皖南紅軍獨立團的誕生和革命斗爭史。志愿者們表示,當今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銘記先輩遺志,傳承革命精神,矢志不渝,奮勇向前。
志愿者參觀皖南紅軍獨立團紀念館
深入基層調研,助力鄉村振興。志愿者們走訪了白馬、紙棚、五合、琳塘村、桐花社區等地方,深入村民家中,圍繞每個小家庭的變化以及美好鄉村建設的情況開展主題調研。一位爺爺笑著說:“以前路不通,山里窮,現在的日子過得好咯,吃的好,住的好,村里也越來越漂亮。”村里的工作人員為志愿者們介紹了從擁擠的小屋到現在寬敞的住房,村容村貌從雜亂無章到清潔衛生,從吃飽穿暖到“鄉村書屋”的完善,老百姓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得到了不斷提升,也期待青年學生加入到鄉村振興中來,讓美麗鄉村越來越好。
志愿者開展鄉村振興調研
健康宣教進鄉村,助力健康中國。醫學院的志愿者們發揮專業所長,在桐花社區開展義診義檢活動,為村民們測量血壓、血糖和送愛心醫藥包,耐心詳細地聆聽并解答了村民們對疾病的疑問。志愿者們開展急救知識宣教,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并演示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提高群眾對急救知識的認知。深入村莊,開展腦卒中健康知識宣傳活動,向社區居民發放宣傳手冊,講解腦卒中的危害、預防措施等相關知識。在楊灘鎮小學,志愿者開展口腔健康宣講,志愿者結合生動形象的動畫PPT,邊講解邊演示正確的刷牙方法,講述牙齒保衛戰的故事,讓小朋友接受刷牙,學會刷牙,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
志愿者向村民宣傳健康知識
尋訪非遺傳承,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志愿者們一起前往“中國最美茶村”的五合村,參觀五合茶葉博物館,并尋訪非遺傳承人胡澤龍。胡澤龍為志愿者們講述了五合茶葉的發展歷史,并且從采摘、揀選、殺青、揉捻、烘干和整理六個步驟,介紹了五合茶葉的制作工藝。即使是科技發達的今天,依舊只有制茶人手的溫度和火的洗禮,才能造就出五合茶獨具的優異品質。
科普實驗進校園,點亮科學夢想。“成功了,成功地吸住了。”小朋友們的歡呼聲此起彼伏,志愿者們正帶著小朋友操作壓強實驗,一個乒乓球和一個礦泉水瓶制作出了神奇的壓強實驗,讓小朋友們在動手中發出疑問,帶著問題一起去探索神奇的物理世界,解鎖專業的物理知識。志愿者們還帶著小朋友們開展了奇妙的化學變色實驗和物質守恒定律實驗,一次次的體驗實驗,激發了小朋友的好奇心,埋下了科學探索的求知欲,點燃了科學的夢想。
志愿者帶領小朋友做科普實驗
本次社會實踐還結合居民需求,以分散和集中相結合的方式,開展了防溺水和防范電信詐騙知識宣傳,提高鄉村留守兒童和留村老人的安全意識。實踐尾聲,實踐團隊與當地政府開展座談交流會,并且在楊灘鎮中心小學掛牌安徽理工大學志愿服務基地,希望未來能夠持續性對接,共同將社會實踐做深做實。
楊灘中心小學掛牌儀式
學校和學院團委高度重視社會實踐,號召廣大青年學生主動投入社會實踐,上好“行走的思政課”,在社會實踐中厚植家國情懷、了解國情民情、增長知識才干,用實際行動奉獻青春力量,用所學知識服務鄉村振興,讓青春之花綻放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
(儲兆晶 陳祥子)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