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天還沒亮,霍山縣東溪村的稻田里已經亮起了星星點點的燈光,附近的村民們正在田間捕撈小龍蝦。這些小龍蝦,將被運往附近的加工企業。
眼下,小龍蝦已陸續被端上消費者的餐桌。近日,記者走訪合肥市各大水產批發市場和生鮮超市發現,小龍蝦現身市場醒目位置,上市時間比往年有所提前,價格也比往年略高。不過,在霍山縣,今年這里的小龍蝦除了供應本地市場,不少還“爬”上了海外餐桌。
在山清水秀的大別山腹地,當地農民通過“稻蝦共養”模式實現生態無污染養殖,將水稻綠色種植與小龍蝦科學養殖有機結合,其產品在市場上極具競爭力。
“4月底,公司一批重19.6噸的凍煮龍蝦仁經合肥海關所屬六安海關檢驗合格后,啟程前往國外。”霍山源錦食品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水產品銷售及加工公司,負責人陳亦虎說,這是他們公司第一次嘗試出口業務。
陳亦虎告訴記者:“我們做過調研,優質的龍蝦仁在海外很有吸引力。怎么把優質產品運出去,做過功課,但沒有實踐過,也害怕出現問題。”
為了打消企業的顧慮,六安海關及時指派專人深入一線問企所需,幫助企業完成注冊備案及養殖場備案,并督促企業做好農獸藥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自檢自控,在源頭上保障出口產品質量。“海關上門送政策對我們來說太有幫助了,現在公司及時獲得了對外注冊推薦的資質,而且不時推送的國內外食品安全風險信息,為我們有效應對風險提供了很大幫助。”陳亦虎說。
作為安徽特色產業之一,小龍蝦出口貿易正在各方扶持和努力下蓬勃發展。
“為支持安徽水產品更好‘走出去’,合肥海關深入開展‘合暢2023’專項行動,著力解決好企業獲得特定國家出口資質痛點問題,并組織骨干力量開展水產品技術性貿易措施研究和市場風險研判,引導企業站穩國際市場,主動應對、擴大出口。針對冷凍水產品倉儲運輸要求高的特點,設立綠色通道,采取提前溝通、預約查檢等便利措施,實現‘隨報隨檢、即查即放’,縮短出口驗放周期,保障水產品搶‘鮮’出口。”合肥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一季度,安徽累計出口水產品4477.1噸,同比增長73.8%。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