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合肥鬧市區的解放電影院
嶄新的合肥解放電影院一樓進門大廳
街市車輛涌動,人流熙熙攘攘。2月22日,地處合肥鬧市區的73歲“高齡”的解放電影院靜默無聲。目前,這家電影院改造項目進展順利,正在等待最后的消防驗收,暑期或將和大家見面。以下是解放電影院“自述”自己的前世今生——
拆除改造時他們遇到了很大的難題
我出生于1950年,是伴隨著新中國成立之后的步伐而誕生的。當年是安徽省的第一家電影院。“解放”二字是我的姓名,打上了時代不可磨滅的紅色烙印。為了緊緊追隨時代的步伐,合肥市電影公司對我進行了改造。
地質勘探發現,我下方地基建在一個老河床邊,流砂很多,地質情況復雜。我蒼老的軀體結構,是上世紀80年代設計的。這次將被分割成多個小塊拆除改建。2020年12月底,拆除改造時,他們遇到了頭大的難題。
老結構拆除之前,先要做加固處理。觀眾熟悉的老觀影大廳內二層觀影看臺,其拆除遇到了很大難度,拆除前要做加固防護,這不能傷害支撐頂部的柱子,以及損毀外部老墻體。
他們只能小心翼翼,使用繩鋸、盤鋸一點點切割下來。先拆除板,再拆次梁,最后拆主梁,幾十個工序步驟,一步都不能錯。鋸子由于連續作業,產生了火花,還要給鋸子澆水降溫。僅整體內部拆除,就耗費了近半年時間。
技術難題+施工環境拖延了工期
俗話說,“螺螄殼里做道場”。我新的內部結構,要在1000平方米不到的地方,密密麻麻打下148根地樁。2.8米的結構梁和地梁限高,老舊地樁交錯、異常復雜的地質情況,老圖紙與老的布局結構對不上......前前后后來了20多家樁基隊伍,結果全都搖頭而歸,說機器根本進不了場。
后來經過多方詢問,最終在江蘇連云港市找到了一家合適的樁基隊伍。先試樁,再打樁。一個晚上,僅能打個一兩根樁。全部樁基打下去,先后經歷了三次工程質量驗收,整整耗費了三個多月時間!如果是在正常條件下施工的話,其實只需要20來天。
面對施工改造中遇到的一個個技術難題,施工人員可謂想盡了辦法,動足了點子。上海的設計方多次奔赴合肥,來解決實際施工中遇到的難題,有時甚至要調整原先的設計。
緊接著,他們又遇到了施工環境中的重重困難。一是渣土運輸“限時令”,盡量白天運輸拆下來的渣土。施工人員只能采取“螞蟻搬家”的形式,在白天限定時段把建筑垃圾運出去。晚間把水泥混凝土等施工材料運進來。
二是“禁噪令”。周邊不少孩子中高考,施工方只能分多次,減少混凝土澆筑頻率,延長施工期。每天晚上10時施工,次日凌晨2時停止。不得不施工的時候,還會提前征求周邊居民的意見。紅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歡就多次上門做居民的解釋工作。
等待消防驗收暑期或將和大家見面
盼望著,盼望著,我的容顏正在以日新月異的速度“返老還童”。我朝宿州路的外立面,呈現出復古的紅磚色,而我面朝長江中路的大門,還沒整好,門前將會有一個供市民休憩的小廣場。
至于我的內部,銀白色系的多重立柱,灰白相間的大理石地面,灰藍的真皮座椅、湖藍色的地毯......一一呈現出時尚前衛的冷色調風格,相信會贏得更多年輕觀眾的青睞!我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8度,擁有七個風格迥異的放映廳,其中最大的一個放映廳700多個座位。
最為傲人的是,一個全景聲巨幕廳、全省首個LED屏影廳正在安裝調試之中。這次新設置的一個自發光,大型LED屏,10米寬,為全進口設備。不管是亮度還是清晰度,均屬于世界上設備最先進的大型放映屏。同時,其配套放映技術也將采用國際一流放映技術水準,力爭帶給大家無與倫比的震撼視聽享受。
目前,我已通過了主體機構質量、竣工驗收,正在等待最后一項消防驗收,還要去申請電影放映許可證等。至于和大家的見面時間,按照目前進度一切順利的話,應該是在暑期前后。我也企盼著早日與大家見面,與大家歡聚。大家再耐心等等,屆時約起來,不見不散!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戴小花 文/攝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