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假日的吃喝玩樂模式突然切換到緊張有序的工作或學習模式,不少人都感覺“不在狀態”,做事提不起勁,注意力不集中,還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焦慮、煩躁、失眠、胃口欠佳、腸道不適等各種心理或生理反應,這就是所謂的“節后綜合征”。1月29日,合肥市第四人民醫院中級心理治療師鄭誠給出四個“收心”小妙招,幫助大家攻克“節后綜合征”。
規律作息 給睡眠“充電”
早睡早起,調整作息時間,逐漸恢復到正常工作所需的睡眠和起床時間,給身體一個緩沖期。為了提升睡眠質量,睡前可喝一杯熱牛奶,聽一段舒緩的音樂,同時睡前要盡量不使用電子產品。因為電子產品會產生藍光,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促進睡眠的激素),進而導致入睡困難。
清淡飲食 給腸胃“減負”
春節期間,菜肴豐盛,進食大量高油脂、高能量的食物,加重了腸胃負擔,易引發消化不良、口腔潰瘍的不適癥狀。節后復工,要及時調整飲食,第一周盡量以清淡為主,適當配合蔬菜和水果,給腸胃“減負”。
自我調節 給情緒“減壓”
進行自我心理上的調整,整理已完成的工作或作業,為即將開始的新階段擬一個計劃。聽聽喜歡的音樂,與家人、朋友聊聊天,盡量不參與高度興奮的活動。
循序漸進 給自己“緩沖”
長假后的第一周也不適宜給自己安排過于繁重的工作,應當循序漸進,給生理和心理一個調整的空間。朱世玲 周潔 記者 馬冰璐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