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空調成了人們的消暑“神器”,但是不正確地吹空調可能會導致“空調病”的產生。鼻塞、頭昏、打噴嚏、乏力、關節酸痛、頭痛、記憶力減退等癥狀通通找上門。7月20日,安徽省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在吹空調消暑的同時要注意預防“空調病”。
據了解,其實,醫學上并沒有“空調病”這個疾病,這是一個社會學診斷的病名。通常凡是與空調有關或空調引起的相關疾病,就稱之為“空調病”。“空調病”的癥狀也因各人的適應能力不同而略有差異,但通常以鼻塞、頭暈、打噴嚏、耳鳴、乏力、記憶力減退為主要表現。部分患者還可出現皮膚不適,如皮膚發緊發干、易過敏、皮膚粗糙等癥狀,嚴重時甚至引起口眼歪斜、面肌痙攣,其他癥狀包括肌肉酸痛、關節不適等。
預防“空調病”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合理設置空調溫度,室內外溫差以不超過5~8℃為宜,空調溫度不低于26℃。開窗通風,增加換氣,空調房如果長時間密閉,新風量較少,空氣流動性差,致病微生物容易滋生,會增加罹患呼吸系統疾病的風險。建議每隔4個小時開窗換氣20分鐘。適當添衣,保護易受涼的身體部位,不要讓通風口的冷風直接吹在身上,大汗淋漓時最好不要直接吹冷風,做好腹部、頸椎、膝關節等部位的保暖。增加濕度,避免干燥,室內長期開空調,空氣會十分干燥,人體的水分也容易散失,可以使用加濕器或者在空調出風口放盆水來改善。保持戶外活動,長期在空調房內工作和生活者,應保持一定的戶外活動時間,接觸陽光,呼吸新鮮空氣。定期清洗空調,注意室內衛生。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