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豐富鄉村兒童暑期生活,播撒科學種子,6月30日至7月28日,滁州學院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科普支教團深入明光市蘇巷鎮牛郢村,開展為期四周的暑期支教活動。14名大學生志愿者充分發揮專業優勢,將趣味化學科普作為核心,為當地30余名兒童打造了一個充滿探索與歡樂的“化學”主題七彩假期,有效緩解了鄉村兒童暑期“看護難”問題。
趣味實驗:點燃鄉村科學熱情
支教課堂變身“魔法”實驗室。志愿者們化身“科學魔法師”,精心設計了一系列安全、現象鮮明、趣味盎然的化學小實驗,帶領孩子們親手操作,感受科學魅力。
“哇!噴出來了!”在模擬“火山噴發”實驗中,小蘇打與檸檬酸溶液發生劇烈反應,瞬間模擬出熔巖噴涌的壯觀景象,引得孩子們驚呼連連。“彩虹雨”實驗巧妙運用密度和溶解度原理,在杯中創造出絢麗的色彩分層,如同魔術般神奇;“趣味肥皂制作”讓孩子們了解了皂化反應的奧秘,手握自制肥皂愛不釋手;“牛奶煙花”綻放奇異圖案,“水中彩虹”展現分層魅力,“水油乳化”則生動展示了表面活性劑的作用。
每一次親手操作、每一次奇妙現象的呈現,都讓孩子們的眼睛閃閃發亮,好奇心被極大激發。志愿者們邊演示邊講解簡單原理,在孩子們心中悄然播下探索科學的種子。“原來科學這么好玩!”成為孩子們最常發出的感嘆之一。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化學“魔法”,成為假期里最受歡迎的課程,成功點燃了鄉村孩子對化學乃至科學的濃厚興趣。
多元活動:護航孩子安全快樂成長
在化學科普主線之外,活動還兼顧綜合素質培養與安全保障。“我的夏天”主題繪畫與“神話英雄哪吒”趣味剪紙等藝術活動,讓孩子們自由揮灑創意,體驗非遺魅力。安全教育聚焦暑期重點,通過情景模擬等形式強化防溺水知識普及,并邀請明光市檢察院專家開展專業防性侵自護法治宣講,輔以網絡安全教育,切實提升孩子們的安全防護意識與能力,筑牢平安假期防線。結合“七七事變”紀念日等節點,團隊還開設歷史小課堂、教唱愛國歌曲,厚植家國情懷。
實踐育人:青春智慧服務基層
此次科普支教活動,是滁州學院學子服務國家鄉村振興戰略、投身基層實踐的生動寫照。他們不僅將專業知識轉化為服務鄉村的生動實踐,為鄉村孩子打開了科學視野,送去了知識與歡樂,更在奉獻中鍛煉了實踐能力,提升了社會責任感,深刻詮釋了新時代青年的使命擔當。學院將持續引導青年學子走進基層,為鄉·村教育振興貢獻青春智慧與力量。
(馮子浩 張建勇)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