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安慶經開區老峰鎮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將鄉村全面振興作為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三步走”原則,完善基礎設施下好“先手棋”,培育特色產業激活“造血功能”,農旅融合做精“繡花功夫”,全力推進宜居宜游宜業和美鄉村建設。
長山村位于老峰鎮東北部,外環北路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顯著,但環境臟亂、產業結構單一等問題制約發展。2025年,長山村從推進吳屋中心村建設入手,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輔以公共區域環境提升,持續提升農村人居環境,解決村民急難問題,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培育文明鄉風,開啟了“千萬工程”實踐。
長山村吳屋中心村建設整合資金近200萬元,完成6處人工濕地及配套污水管網、69戶農戶改廁、道路拓寬、30盞路燈亮化、“五小園”建設等項目,新建2處停車場和文化廣場,種植100棵黃桃讓“搖錢樹”工程扮靚“庭院經濟”,創新“以工代賑”模式動員村民100余人次參與施工,既解決了中心村閑置勞動力問題,又提高了群眾參與度與認同感。目前一期基礎設施工作正在收尾階段,二期公共區域提升工程正在同步推進。
鄉村發展不僅需要“顏值”,更需要“產值”,這樣才能激發出新活力。長山村堅持鎮域“一盤棋”的發展思路,不僅根據自身的資源和特點實施了差異化發展和創新,積極引進草莓、藍莓、“紅美人”柑橘、蓮蓬等特色種植,創新增加“菜園認領”“農耕體驗”等新業態,盤活鄉村閑置土地完善增設健身娛樂器材,還鼓勵村內家庭農場與周邊種植戶聯合發展,推薦周邊優質觀光旅游與特色水果采摘,補齊自身短板,吸引越來越多的市民游客前來打卡游玩,不僅提升了長山的人氣,增加了多個就業崗位,為村民帶來了收益,也為老峰鎮鄉村振興和經濟發展增添了強勁動力。
從“臟亂差”到“綠富美”的蛻變,長山村從著力提升基礎設施完備度、公共服務便利度、人居環境舒適度,到穩步提升鄉村建設水平,合理布局農文旅體融合產業,全面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努力走出了一條生態優、鄉村美、產業旺、農民富的振興新路。
下一步,長山村將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特色水果種植、休閑垂釣和農家樂等深度融合,通過“環境增值+產業賦能”雙輪驅動讓美麗鄉村煥發新活力,努力將長山村建設成為宜居宜游宜業的和美鄉村,實現從環境美到生活美的全面跨越。(余妍)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