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是大地的結晶,是時光淬煉的饋贈,它以微末之軀,串聯起人間煙火,它靜默無言,卻以獨特的咸鮮,勾勒出世間滋味的輪廓,更在一粥一飯的尋常里,寫滿不可或缺的分量。
“鹽”途有奧秘、祖孫共探知。7月9日,合肥市六安路小學中鐵國際城校區二(7)中隊鹽學小隊的隊員們跟隨著祖輩們一起走進了安徽省合肥市鹽業公司,開啟了一場充滿趣味與知識的鹽業新課堂。
第一站:鹽業鐵路專用線
帶著滿心的好奇與熱切的期待,隊員們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與祖輩們一起踏上了那條鐫刻著時光印記的鹽業鐵路專用線。這條建于1965年的鐵路,曾經是合肥食鹽運輸的重要通道,見證了合肥鹽業從依賴外省供給到實現自給自足的發展歷程。沿著銹跡斑駁卻依舊堅實的鐵軌緩緩漫步,聽工作人員講述著鹽業運輸的故事,耳畔似乎回蕩起了昔日的喧囂......祖輩們望著身邊雀躍的身影,嘴角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些曾親歷的變遷,那些曾珍視的堅守,終究以這樣溫柔的方式,在下一代心里扎了根?;蛟S這就是傳承的模樣:不是刻意地講述,而是一場同行的旅程。
第二站:儲鹽倉庫
緊接著,隊員們先后參觀了省級和市級儲鹽倉庫。其中10號倉庫尤為令人驚嘆——它是現存建造年代最早、面積最大的杉木制木排架勢儲鹽倉庫。這座倉庫不僅承擔著食鹽儲存的重要功能,其獨特的建筑風格與精湛的工藝更是吸引了隊員們的目光。倉庫內,堆積如山的鹽袋被碼放得整整齊齊,讓大家直觀地感受到了食鹽儲備的龐大規模。工作人員細致講解了食鹽從生產到儲存的全流程,以及倉庫在保障食鹽供應穩定中發揮的關鍵作用,隊員們紛紛發出贊嘆。
隨后工作人員還介紹了不同種類食鹽的特性與用途,隊員們更是親手觸摸了大顆粒鹽,真切感受著鹽的形態差異,對食鹽的認知變得更加鮮活具體。
第三站:“食鹽安全與健康”科普
在“食鹽安全與健康”科普環節,工作人員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向隊員們介紹了鹽的來源、分類、生產過程,以及如何辨別真假碘鹽和科學用鹽。互動問答環節中,孩子們更是熱情高漲、紛紛舉手搶答......通過講解,孩子們深刻認識到了不合格食鹽的危害,樹立了“少吃鹽、吃好鹽、低鈉更健康”的科學理念。
歸途的風里,仿佛飄著淡淡的咸香。那些關于鹽的故事,不再只是課本上的文字——是鐵軌馱過的歲月,是倉庫守住的安穩,是科學用鹽里藏著的生活智慧......
這場與鹽的相遇,不僅讓隊員們讀懂了這粒白色晶體里的奧秘,更讓他們在祖輩的目光里,觸摸到了傳承的溫度——就像鹽一樣默默滋養著生活,那些關于歲月、知識與愛的故事,也正悄悄在童年里生根發芽......
韓金秀 范琛琛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