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之光點亮童心,文化之韻浸潤成長。5月27日下午,“YUE動廬陽歡樂校園”暨廬陽區第二屆校園文化藝術核心素養成果展在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學固鎮路校區報告廳隆重舉行。合肥市大西門幼兒園教育集團其中有三所園教師創編的精品節目在全區幼兒園參演作品中嶄露頭角,榮獲特等獎!經過多維度評審推選,最終成功入選“YUE動廬陽歡樂校園”暨廬陽區第二屆校園文化藝術核心素養成果展,以華彩綻放之姿驚艷亮相。展現了該集團“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讓創新與傳承共鳴、童真與傳統相遇!
黃梅雅韻潤童心 六尺巷里育美德
當千古傳頌的佳話與經典的黃梅戲相遇,會擦除怎樣閃亮的火花?總園合唱節目《禮贊六尺巷》,以安徽桐城“六尺巷”為藍本,巧妙融入黃梅戲經典選段《夫妻觀燈》《打豬草》《天仙配》的婉轉旋律。孩子們用清澈的童聲唱響“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的禮讓精神,歌詞中更穿插幼兒園生活中的小故事,輔以方言襯詞“呀子伊子呀”,讓傳統戲曲的“聲腔敘事”煥發新生。以純凈的童聲演繹傳統文化,將六尺巷"禮讓和諧"的精神內涵娓娓道來。節目不僅展現了黃梅戲的靈動悠揚,更在幼小心田播撒下謙和禮讓、和諧共處的美德種子。
非遺魚燈躍古今 徽韻悠悠承文脈
一燈一世界,一舞一傳承。森林城分園的《魚燈照徽夢》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徽州魚燈搬上舞臺。孩子們手提古韻盎然的魚燈,以翩躚舞步再現徽州水鄉“魚燈如晝照夜明”的盛景。節目通過童趣化的舞蹈語言,將徽州山水的人文底蘊與魚燈祈福的民俗意涵娓娓道來,讓沉睡的非遺文化在稚嫩的手中煥發新生。
科技與藝術共舞 童心逐夢星河
當科技邂逅藝術,童年的想象力便有了翅膀。暢和分園的舞蹈《我的AR太空夢》以充滿未來感的編排,描繪了一群萌娃戴上AR眼鏡后遨游太空的奇幻旅程。小舞者們以輕盈的身姿模擬失重狀態,用肢體語言演繹行星運轉、火箭升空,虛實交織的舞臺效果令人耳目一新。節目融合科技元素與童真想象,用靈動舞姿展現未來探索精神,傳遞了新時代教育中創新思維與審美表達的深度融合。
合肥市大西門幼兒園教育集團黨支部書記、總園長張秀蘭表示:“藝術教育是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載體。園所既注重傳統文化的浸潤,又鼓勵創新表達。《禮贊六尺巷》傳承美德、《魚燈照徽夢》活化非遺、《我的AR太空夢》則展現未來視野,這正是藝術教育的多元追求。參與此次文藝展演,是孩子們展示自我的寶貴機會,也是教育成果的一次呈現,更是對集團‘五育融合’教育實踐的生動詮釋。今后,園所將繼續深化藝術教育改革,為幼兒搭建更廣闊的展示平臺,以多元形式構建幼兒的審美人格,讓每個孩子都能在藝術熏陶中快樂成長,讓文化自信與美德修養的種子在潛移默化中“生根發芽”。
(陳夢蕓)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