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升學生法律素養,2025年5月,懷寧縣清河中心學校以第五個“民法典宣傳月”為契機,開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主題宣傳活動,通過多樣化形式推動法治精神扎根校園。
活動中,學校聯合司法所、法治副校長等資源,以“案例教學+互動體驗”為核心,打造沉浸式普法課堂。法治副校長通過播放《民法典進校園》動畫情景劇,結合“網絡直播打賞”“校園欺凌防范”等熱點案例,深入淺出講解未成年人權益保護條款;道德與法治教師圍繞“高空拋物責任”“飼養動物侵權”等貼近生活的法律問題,引導學生探討民法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課堂互動環節中,學生踴躍提問“見義勇為免責條款適用場景”“隱私權保護邊界”等問題,法律顧問以通俗語言逐一解答,現場氣氛熱烈。
此外,學校創新宣傳載體,構建“線上+線下”普法網絡。校園內設置民法典主題宣傳欄,以漫畫形式解讀“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年齡界定”“財產繼承實務”等知識點;班級微信群定期推送《民法典應知應會200問》電子手冊,供家長與學生共學;校園顯示屏滾動播放法律專家解析“遺囑糾紛”“網絡侵權”真實案例的視頻,吸引師生駐足觀看。部分班級還組織“法治手抄報”創作比賽,學生將“民法典守護成長”等主題融入作品,優秀作品在校園走廊展出,形成“處處見法、時時學法”的濃厚氛圍。
此次活動還發放了宣傳資料,以及收集學生法治感悟。學生代表在活動總結中表示:“通過學習,我明白了民法典不僅是法律條文,更是保護我們的‘護身符’。”校長王支苗表示,學校將持續深化“法治進校園”長效機制,計劃每學期開展模擬法庭、法治知識競賽等活動,讓法治觀念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為構建平安和諧校園筑牢根基。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