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幼兒教育應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創造力。近日,合肥市青陽路幼兒園小一班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撕紙藝術探索活動,讓孩子們在撕、貼、玩中感受紙張的奇妙,體驗創造的樂趣。
了解紙張
生活中都有哪些紙?紙都有什么用途?帶著這些問題,孩子們開始了對紙的探究。老師準備了餐巾紙、報紙、皺紋紙等多種紙張,孩子們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比一比,感知不同紙張的厚度、顏色和質感,在互動中激發了對紙的好奇心。
我們的照片是紙做的。
這是卡紙,顏色很漂亮,也很結實。
這是餐巾紙,紙是大樹媽媽的身體做成的,我們要節約用紙。
撕紙體驗
教師:小朋友,你們會撕紙嗎?
可馨:我會呀,我會把紙撕得小小的。
以墨:我會撕成一塊餅干。
妮妮:我會撕得像面條一樣。
清清:我撕得像老爺爺的胡子。
教師:那大家一起來撕一撕吧!
通過朗朗上口的兒歌“左手捏住小小紙,右手指甲輕輕撕”,孩子們掌握了撕紙的基本技巧,從隨意撕到有意識地控制手部力量,撕出不同形狀的紙片。
奇“撕”妙想
《甜甜的西瓜》
通過小手指不停撕扯,大彩紙變小再變小,撕成一塊塊小小的碎片,然后把它裝飾成一個甜甜的大西瓜。
《暖暖的太陽》
在撕長條的過程中,小朋友手部控制力量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開始逐步提高要求,不但要撕成長條,還必須粗、細均勻,中間不斷開,并粘貼到圓形的邊邊上,暖暖的太陽就做好啦。
《會跳舞的小人》
在嘗試多次撕紙的活動后,孩子們的想法和創意在一點一滴中得到了實現。瞧,今天孩子們又創作了“會跳舞的小人”,一幅幅作品中的小人可愛極了。
從最初的隨意撕紙,到能夠完成簡單的圖形創作,孩子們在活動中不僅鍛煉了小肌肉群和手眼協調能力,更展現了豐富的想象力和藝術表現力。撕紙活動將作為小一班班級特色活動持續開展,為孩子們提供更多發現美、創造美的機會。
(何靜)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