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仲夏至,非遺韻味長。作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端午節承載著千年的文化記憶。近日,合肥市青陽路幼兒園黨支部聯合關工委精心策劃“尋味端午,‘艾’意濃濃”親子系列活動,通過沉浸式民俗體驗,讓幼兒感知傳統文化魅力,喚醒節日儀式感。
點額畫砂寄祝福
濃情端午,點額畫砂!用朱砂為孩子的額頭正中點上漂亮的圖案,也稱之為“開天眼”,寄托美好的愿望,寓意孩子們心明眼亮、聰穎智慧。
艾草門掛祈平安
活動伊始,老師詳細介紹了艾草門掛的制作方法和寓意。艾草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象征著辟邪驅疫,端午節掛艾草是古人祈求平安健康、驅邪避災的習俗。動手制作中,家長和孩子們組配件、掛卡片、剪艾草葉,根據自己的喜好進行搭配,有的小朋友則手持艾草,仔細地聞著淡淡的艾草香,現場氣氛溫馨融洽。
竹編龍舟承文脈
竹編工藝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龍舟是端午節競渡用的龍形船。賽龍舟是漢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竹編龍舟則是二者的結合。用傳統竹編技藝編織象征龍舟的小船,艾葉裝滿小船,祈福平安與健康。大朋友和小朋友手腦并用,反復觀察成品掛件、制作視頻,不斷突破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創意邊界,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到后來的駕輕就熟,不一會兒的時間,一條條精致有趣的竹編龍舟掛件就制作成功啦。
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本次端午節以“親子互動+非遺體驗”的創新形式,讓幼兒在畫砂、制艾、編舟中深度理解端午文化內核。青幼將持續開展傳統文化浸潤活動,讓文化自信的種子在兒童心中生根發芽。
(汪建芬)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