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記者從合肥市水務局了解到,合肥市于5月7日14時開啟大官塘泄洪閘,2025年“江水西引”城市供水應急補水工作正式啟動。通過滁河干渠向大房郢水庫補水,計劃每日輸送60萬立方米,將持續至6月20日左右,總補水量預計可達2700萬立方米,從而確保市區供水穩定。
本次補水工程以和縣駟馬山引江工程的烏江站為起點,抽引長江水后,經駟馬山引江水道和滁河一、二、三級站及黃疃站逐級提水,最終進入滁河干渠。隨后,借助管灣、眾興、雙墩三座泵站接力提水,最終從大官塘泄洪閘注入大房郢水庫,并與董鋪水庫實現互聯互通。“整個補水路線長度為172公里,期間江水還經歷了八級泵站總高約為38米的抬升,相當于13層樓高度。”合肥市水務局相關負責人說。
自2024年10月以來降雨量持續偏少,導致合肥城市主要補水水源——淠河灌區的佛子嶺、磨子潭、白蓮崖、響洪甸四座水庫蓄水量較去年同期減少40%,僅依賴上游水庫補水已無法滿足城市供水需求。
鑒于此,合肥市在4月7日就緊急啟動“江水西引”應急補水工程,通過引入長江水,形成雙水源保障,確保城市供水安全。據悉,這也是合肥歷年來第三次開啟“江水西引”。截至5月7日,黃疃站已提引長江水近3000萬立方米,其中1783萬立方米江水成功注入眾興水庫。
“此次再度啟動該工程,是進一步為合肥市抗旱保供水提供堅實支撐。”該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合肥市將持續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水情動態,科學調配水資源,確保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和農業生產需求,全力打贏抗旱保供水攻堅戰。
合肥在線—合新聞記者 汪濤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