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的成長旅程中,精細動作的發展猶如一顆璀璨的啟明星,引領著他們探索世界的奇妙。為了助力合肥市直屬機關幼兒園小班孩子的精細動作發展,幼兒園精心策劃并開展了一系列妙趣橫生的活動,讓我們一同走進這些精彩瞬間。
一次離園活動前,教師們給孩子們發當日的獎勵小貼紙,首次讓他們自己嘗試從紙上取貼紙,卻發現有部分孩子撓撓頭不知道怎么辦。《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在游戲和日常生活中進行的,要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所以為了鍛煉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我們開展了本次主題活動。
色彩繽紛的翻翻頁、可拉動的立體拉鏈、可扣上的安全帶......多功能書讓孩子們愛不釋手。他們用食指和拇指捏住書頁邊緣輕輕翻動,用指尖推動小機關觀察變化。教師感悟:多功能書的設計貼合小班幼兒手部力量特點,翻、拉、穿等動作不僅能鍛煉手指靈活性,更通過感官聯動激發探索興趣,讓活動變成一場指尖的冒險。彩色繩子、粗孔紡織布與穿繩工具的組合,讓孩子們化身"小小設計師"。教師們先向孩子們傳遞技巧:捏線頭、對孔洞、慢慢穿,孩子們專注地完成屬于自己的獨一無二的作品。 將扭扭棒彎折成波浪形,再穿入剪短的彩色吸管,一個個充滿童趣的手鏈逐漸成型。孩子們用拇指和食指捏住扭扭棒頂端,小心穿過吸管中心,失敗時也會自我鼓勵。在孩子們耐心地嘗試下,一個個獨一無二的手鏈誕生了。在蝴蝶、花朵、蜜蜂、小鹿等圖案的輪廓圖上,孩子們用撕下圓點貼、捏住、貼在白色圓形內的方式將彩色圓點貼紙填充成花紋。
在孩子們完成作品后,每個人都舉著作品興高采烈地和同伴介紹。活動室里飄起陣陣清香——孩子們正化身"生活小幫手",用拇指和食指捏住豌豆莢邊緣,輕輕一掰就取出豌豆。勞動成果最終給孩子們都帶回了家,回到家的孩子們也和自己的爸爸媽媽興奮地分享喜悅。
教師感悟:生活教育最能激發幼兒主動性。剝豆子不僅鍛煉手指力量,更讓孩子體驗勞動的成就感。當他們發現“小手真的很有用”時,自我服務的意識便悄然生長。孩子們精細動作的發展也離不開家庭與幼兒園的共同努力。我們通過班級群分享家庭練習小妙招,鼓勵家長讓孩子參與剝豆子、扣紐扣等日常家務,提供適合在家操作的手工材料。家長們積極配合,在家中為孩子創造更多動手實踐的機會。
教師感悟:家園共育是精細動作發展的加速器,當家長把“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帶回家,孩子們在剝豌豆、剝蝦中自然習得技能。這種雙向奔赴的支持,讓成長更有溫度。本次活動以游戲化、生活化的方式,將手部精細動作訓練融入幼兒一日生活。孩子們在反復操作中逐漸從"手掌抓握"進階到"指尖操控",從急躁放棄轉變為耐心嘗試。這些靈巧的小手,正書寫著屬于自己的成長故事。
(陳孟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