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實施方案》,明確滬蘇浙8個市(區)結對合作幫扶皖北8市。
3年多過去了,滬蘇浙城市(區)盡其所能,找準發揮各自優勢的結合點,推動合作向多領域、深層次拓展。截至目前,10個合作園區落地項目360個、總投資達1653.9億元;開展合作辦學127所,醫療機構合作122個,互派掛職干部314人次,形成了互利共贏的鏈式反應。
從“拉一把”的結對幫扶邁向“同獲益”的互利共贏,這種新型區域協同發展的關系,正在落地開花結果。
雙向奔赴、同頻共振。從產業協同、人才交流、民生共享,再到深層次的財稅分成、統計分算體制機制創新,長三角正通過探索區域內合作幫扶欠發達地區的實戰經驗,為全國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區域協同發展經驗。
探索“財稅分成、統計分算”
產業合作,是結對合作幫扶的“重頭戲”。合作園區,成為滬蘇浙城市與皖北城市之間緊密“牽手”的載體平臺。
走進位于六安金安經濟開發區內的六松現代產業園,躍然眼前的是現代化的辦公樓、寬闊整潔的馬路。這個上海市松江區與六安市共建的園區,已簽約億元以上項目11個,其中上海項目8個,總投資104.18億元。
市場化管理、企業化運營,是園區的運營模式?!爱a業園以‘管委會+公司+基金’的運營模式,由松江區、金安區兩地國有企業共同出資成立安徽六松現代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通過企業化發展、市場化運作,開展六松園區規劃、招商、運營一體化服務。”安徽六松現代產業園區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丁健是上海市松江區派駐六安掛職干部,話語中還帶著一絲上海口音。
上??偛?六安基地,上海研發+六安制造,上海企業+六安資源,上海市場+六安產品......園區以這樣的“加法”,在產業和招商層面,把上海與六安緊緊聯系到一起。
結對合作幫扶,非傳統意義上對欠發達地區的“扶貧式”幫扶,如何理順深層次的合作關系,讓彼此合作更有效率更有后勁?這勢必需要體制機制上的改革與探索。
據介紹,六松現代產業園創新建立“財稅分成、統計分算”跨區域利益共享機制。財稅分成上,對項目產生的六安市、金安區兩級實際稅收留存部分按6:4比例進行分成;統計分算上,上海與安徽的發展改革委、統計部門聯合出臺統計數據分算辦法,固定資產投資、工業投資、規上工業增產值、增加值及營業收入等指標作為分算指標,相關統計指標數據按六安市占60%,松江區占40%比例分成。
“這樣的靈活的分成分算機制,調動了雙方的積極性,也為長三角產業跨區域轉移和利益共享的‘國家課題’提供了一份基層探索的‘六松方案’。”丁健表示。
科創合作“打頭陣”
科技創新,是長三角的重要優勢。結對合作幫扶中,城市與城市間的科創合作不斷拓展深化。
比如,閔行區與淮南市就建立了科創飛地?!拔覀兘⒘宿D移地和承接地合作機制,按照‘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原則,打造5平方公里的‘飛地園區’,目前閔行·淮南科創產業園合資公司已實現實體化運營。2024年,園區新簽約滬蘇浙項目26個、總投資99.5億元?!鄙虾J虚h行區副區長李陽介紹說。
在結對合作幫扶的城市中,滁州、南京兩市彼此相鄰,是好鄰居也是好“隊友”。兩地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積極展開合作,取得了顯著成果。為推進南京科技成果在滁落地轉化,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農業大學與滁州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選派6名大學教授到滁州企業擔任科技副總,滁州2024年新申報院士工作站4家,其中3家單位的院士來自南京相關大學。
除此之外,宿州市設立“宿州·杭州科創飛地”,吸引國盾量子云數據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入駐;安徽陶鋁新材料研究院與徐工工程機械研究院成功研制CTV動力電池箱體;中國礦大技術轉移中心淮北分中心簽約落地,徐淮兩市開展產學研合作項目95項。
創新的合作,帶來一批創新的果實。4月17日,深化滬蘇浙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暨加快皖北重點產業集群建設推進會在六安市舉行。會上發布了一批滬蘇浙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城市創新案例:閔行—淮南共同探索項目引育新模式,松江—六安協同推進文旅共建謀新篇,奉賢—亳州合力打造長三角精品“菜籃子”,南京—滁州深化教育交流融合促發展,蘇州—阜陽共同搭建人力資源共享平臺,徐州—淮北健全結對合作幫扶工作機制,杭州—宿州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寧波—蚌埠探索合作共建園區新模式。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長三角綜合協調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創新案例的應用,不僅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還提升了公共服務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實現了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豐收。同時,這些案例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推廣的經驗模式,推動了區域經濟的協同發展。
百姓身邊的合作紅利
民生領域合作共享,給皖北8市群眾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紅利。
以教育合作為例,皖北8市與結對城市累計合作辦學127所,通過長期合作、短期培訓等多種形式開展校長、教師培訓交流6400人次。其中,上海交大教育集團投資建設六安天河科技學院;淮北市與江蘇師范大學合作創辦的江蘇師范大學附屬相山實驗學校建成招生。
結對城市間通過共建醫聯體、科聯體、專科聯盟、名醫工作室等方式,深化醫療合作。其中,與上海市兒童醫院合作共建的亳州市兒童醫院建成投運;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等專家團隊常態化到阜陽市坐診;南京市兒童醫院采取院府合作方式與滁州市兒童醫院、全椒縣人民醫院、明光市人民醫院建立醫聯體合作關系,成立南京市兒童醫院滁州、全椒兩家分院。
皖北是長三角的“菜籃子”和“大糧倉”。圍繞農業合作,各地紛紛加強與滬蘇浙城市合作,將皖北的優質農產品輸送到長三角的廣闊市場。
比如滁州與南京在菜籃子基地建設、農業招商引資、農業技術交流等方面優勢互補,滁州36%的家禽、37%的蔬菜、40%的水產品直供南京;亳州發展精品糧油、藥材、綠色蔬果、生態畜禽等農產品種植養殖,引入上海市奉賢區現代農業理念,推動綠色食品產業集聚轉型升級,打造長三角的“大糧倉、大藥圃、大菜園、大肉鋪”。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鐘嵐表示,滬蘇浙城市結對合作幫扶皖北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8個城市在產業合作、民生共享、干部人才交流、體制機制創新等重點領域取得了積極進展和成效。下一步,將采用兵團式陣地戰方式,利用結對合作幫扶優勢,在皖北地區的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綠色食品四大產業集群基礎上,著力打造特色產業,增強內生動力,加力推動皖北全面振興。
(本報記者 王弘毅)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