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踐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豐富青年學子思想政治教育內涵。安慶職業技術學院組織青年學子代表走進安慶市革命文物陳列館和陳獨秀陳延年陳喬年故居舊址,以“實地感悟+精神傳承”的方式,內化五四精神,激發愛國熱情,引導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勇擔時代使命。
溯史尋魂,叩問精神原鄉。在歷史的時光長廊里,青年學子以心為眸,解碼百年前的青春壯歌。面對展柜中泛黃的《新青年》刊物、布滿彈痕的舊軍號、革命先烈用過的煤油燈等文物,青年學子們時而駐足凝視,時而俯身細觀文物說明。講解員結合文物背后的故事,講述五四運動時期青年如何以筆為刃傳播進步思想、以血肉之軀捍衛家國尊嚴,引導青年學子探尋精神內涵。泛黃照片里振臂高呼的剪影、銹跡斑斑的革命文物、承載著吶喊與熱血的文獻史料,共同構筑成一部立體的“覺醒教科書。”從天安門廣場的振臂一呼,到工人階級的鐵臂擔當,歷史脈絡在沉浸式觀覽中清晰如昨。
青年學子們觸摸歷史印記,承襲五四精神內核。該院2024級大數據與會計4班余姚說:“這張海報讓我看見百年前青年的熱血,如今我們更應把愛國情懷轉化為實干動力。”2024級大數據與會計6班田夢苛說:“今天的活動讓我受益匪淺,我要將這種偉大的精神力量用于學習和生活,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素養”。其他同學也表示,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在科技創新中探索,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用行動書寫青春華章,讓五四精神在新時代綻放光彩。
文物無聲,精神永傳。學院以此次活動為載體,讓青年學子們在與歷史的“對話”中,深刻內化五四精神內涵,明晰理想信念在青年學子成長成才道路上的前置性作用和指引性功能。后續學院將為青年學子搭建更多感知歷史真跡、踐悟五四精神的平臺,以此激勵更多青年學子以實際行動彰顯青春靚麗底色,為地方發展和國家建設貢獻青春力量。
(翁璇 馬夢婷 張昊)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