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9時是霍邱縣城關鎮第一小學的大課間時間,操場上瞬間熱鬧起來,低年級的方陣中,學生們手持跳繩,在躍動的節奏中跳出整齊弧線;中年級的“游戲區”里,毽子翻飛、沙包穿梭;高年級的“競技擂臺”上,足球運動正酣。新學期開學,不少學生發現,課間比原來更長了,玩得更加盡興。
記者從合肥、宿州、六安、蕪湖等多地了解到,各地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間時間均已從原來的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以六安市為例,該市今年全面實施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和學生體質強健行動,全面實行課間15分鐘,深入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一節體育課,每天上、下午各開設一次30分鐘大課間活動,保障學生課間正常活動及體育活動時間,讓孩子們“動”起來、“跑”起來。
多出來的5分鐘從哪里來?“上午我們主要通過優化課間操時段安排來提高課程銜接效率,下午則提前10分鐘開課為課間增時提供條件。”霍邱縣城關鎮第一小學校長司軍介紹,在確保總課時不減少的前提下,學校通過精細化時間管理“擠”出5分鐘,各科教師通過集體備課優化教學環節,課間交接實行“零拖堂”制度,為活動時間提供保障。
15分鐘怎么玩?靈璧縣各學校配備了充足的體育器材,從常見的籃球、足球、羽毛球,到跳繩、中華龍等特色器材,滿足不同學生的運動需求。各級各類學校專門設立了體育器材保管室,安排專人負責器材的管理與維護工作,確保器材能夠正常使用。霍邱縣各學校結合縣域特色,將傳統廣播操升級為“動感組合”——低年級以跳繩、韻律操為主,高年級融入足球、籃球等團隊項目,同時利用空余場地,規劃設計跳格子、折線跑、蘿卜蹲等地面文化設計,“童年時光”等經典游戲重現校園,學生們在游戲中釋放天性,鍛煉身體,同時培養團隊協作與競爭意識。
“課間延長是教育改革的一個縮影,體現了以人為本、尊重規律、回歸本質的教育理念,有利于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六安市教體局相關負責人說,“我們要為學生創造更加寬松、自由、充滿活力的成長環境,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推動素質教育落地。”
(記者 黃 慧 通 訊 員 王玉齊 趙 奇 梁曉波)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