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合肥市瑤海區大興鎮的青年創意田園,成為許多青年人打卡的文化新地標。(資料圖片)本報記者 程兆 攝
紅色磚瓦墻、鋼結構屋頂......近日,記者走進合肥市蜀山區南七街道科企社區香樟雅苑小區,曾經廢棄的舊廠房,如今已成為居民日常活動的黨群服務中心。
“這里以前是合肥化工機械廠,咱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之前的生產區,那時候我們生產的產品暢銷國內外,后來隨著城市的發展,廠區逐步搬離,這里經過改造升級,成為大家活動的場所。”合肥化工機械廠退休職工陶仁好告訴記者。
合肥市蜀山區南七街道科企社區黨委副書記門傳和介紹,2023年5月,蜀山區在保留原有車間工業遺存的基礎上,將原合肥化工機械廠的老廠房改造成“香樟雅苑1958黨群服務中心”,服務中心圍繞“傳承”(歷史傳承、文化傳承、精神傳承)、“服務”(一老一少)兩大主線,搭建起涵蓋“學習教育、休閑娛樂、協商議事”多功能為一體的黨建有機綜合體,不斷滿足小區居民的需求。
昔日工業遺跡,今朝振興新景。蕪湖造船廠老廠區前身是1900年創辦的福記恒機械廠,其地塊內至今仍保留著大量老廠房、造船設備等,隨著時間推移,成為城市記憶的重要載體。
目前,蕪湖正全力推進“老船廠—濱江公園—雨耕山—步行街—環赭山—環鏡湖—堂子巷—古城沿線”8平方公里鏡湖歷史文化風貌整體更新,打造集工業遺址保護和現代城市發展于一體的城市更新典范項目。
城市更新,生活“更新”。近年來,我省堅持“先體檢、后更新”“無體檢、不更新”,建立完善城市體檢機制,合理布局城市“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建立“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單元(片區)策劃—項目實施方案”的實施體系,著力組織實施好城市更新重點項目,以項目建設為載體,動態更新項目庫,加大對縣城城市更新項目支持力度,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
老舊小區改造是城市更新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近些年,我省扎實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推動建立改造后的老舊小區長效管理機制。據了解,我省今年計劃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88個,力爭為更多居民打造更加舒適、安全、便利的環境。
除老舊小區改造外,城市微治理也是現代城市管理中的重要一環。我省持續優化城市公園體系,聚焦“口袋公園”“小微綠地”、城市綠道等建設,持續優化城市公園體系,2025年全省計劃新增城市綠道300公里、新增城市“口袋公園”200個以上。
城市生命線擔負著城市的民生保障、能源輸送等任務。我省將完善省、市、縣三級城市生命線安全監測一張網,建設城市生命線安全發展先行示范區,推動城市生命線工程向城市全域延伸,實現城市生命線安全工程全覆蓋,構建上下貫通、運行高效的城市安全防控體系,實現城市安全風險防控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范。
“城市更新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是擴大內需的重要抓手,我們將大力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加大重點項目和示范片區實施力度,在統籌謀劃的基礎上不斷發揚基層首創精神,推進城市更新項目可持續運營,進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活力,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本報記者 張彩莉)
責任編輯:祁夢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