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光流轉,國家級藝術團隊攜手才華橫溢的青年舞者,將西施赴吳前的傳奇故事以一場視覺盛宴的形式呈現于合肥這座歷史與現代交融的城市。舞劇《西施》將于11月15日至16日在安徽大劇院上演,通過輕盈的舞步喚醒沉睡在歲月長河中的記憶,讓西施的倩影在合肥的大街小巷中重新綻放。
西施:四大美人之首
西施,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千百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為之揮筆作詩。這位從苧蘿山下走出來的浣紗女,如何在烽火燎原中背負起國家大義?舞劇《西施》講述了她告別親人舊友、行舟赴吳的故事。回首之際,時間倒轉,越王勾踐結束質子生活回歸故鄉,范蠡奉命尋找世間美人,并與西施于山水間相逢。在種種機緣之下,西施與范蠡漸生情愫。然而,越王臥薪嘗膽之日終于走向盡頭,而此時的西施與范蠡也面臨著困難抉擇:是愛情還是家國?是長相廝守還是身赴大義?
主創主演陣容華麗
為推廣西施文化,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受聘為舞劇《西施》的藝術總指導。中國著名作家、編劇、中國舞蹈家協會第十一屆主席馮雙白擔任文學顧問,現任遼寧省舞蹈家協會副主席、遼寧歌舞團首席王韜瑞是該劇的總編導。編導張振國、徐靜嫻是中國優秀青年舞蹈家,服裝設計陽東霖和造型設計賈雷曾擔任《平潭映象》和2022年央視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的服裝和造型設計。
代表舞段火爆出圈
舞劇《西施》在具體的藝術創作上有許多獨到之處。例如,劇中西施的“響屐舞”是由西施首創的世界上最早的“踢踏舞”,該段舞蹈視頻在各大平臺火爆出圈,全網幾十萬點贊,掀起了一波文化自信和自豪的熱潮。此外,教習嬤嬤的獨舞將彈跳與武功技巧相結合,剛柔并濟;越國士兵的船拳舞靈感來自于江南非遺項目船拳,動作緊湊、躲閃靈活。
服飾引領時尚新國潮
舞劇《西施》由陽東霖和賈雷分別擔任服裝和造型的設計制作,他們曾擔任過2022年央視春晚舞蹈詩劇《只此青綠》的服裝造型設計。此次兩人再度聯手,希望打造一個游走于時尚與古典間的新國風概念。舞劇《西施》的服裝制式是根據春秋時期古越服飾特色進行意象化提煉的,服飾用色選自中國傳統色,如響屐舞中的煙脂紅和朱紅色、鄭旦身上的石青色等。
傳遞女性精神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西施的美麗、智慧和擔當已經從傳說凝結成一種精神和文化,也成為諸暨當地人民心中的情懷。舞劇《西施》出品人、總制作人謝瓊表示:“西施是中國人文的金字招牌,是一種女性力量,是我們女性的榜樣。因為這部作品,讓我感悟到了西施心懷天下的大氣情懷,這是一場探索女性成長與蛻變的綻放之旅。”(記者 劉職偉 實習生 宦玉霞)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