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臨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非遺文化進校園”公益活動走進臨泉二中。
當日是傳統節日臘八節,臨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協同臨泉二中關工委、團委開展的“我們的節日·臘八”系列活動,以“傳承非遺文化 喜迎龍年春節”為主題,特邀臨泉縣省市縣級非遺文化傳承人,進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葫蘆烙畫、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蛋雕、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等作品展示,并進行非物質文化遺產空竹表演等。300多名學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
活動現場,關心下一代工作志愿者、非遺傳承人謝莉,向臨泉二中贈送剪紙作品《非遺進校園》并指導學生剪紙,拉開了活動的序幕。
非遺傳承人分別介紹了剪紙、蛋雕、葫蘆烙畫、空竹等非遺文化,激起了同學們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好奇和濃厚興趣。
“五老”空竹服務隊的傘頂圓球、各色各樣的舞龍等空竹展示輪番上演,可謂精彩絕倫,博得了現場同學的陣陣掌聲與歡呼,把“非遺文化進校園”公益活動推向了高潮。
同學們為中華民族非遺文化的深厚內涵而震撼,為非遺文化精湛的藝術魅力而陶醉,為非遺傳承人的熱愛與堅守而感動,深深地感受到非遺傳承的使命與擔當。
學生代表李瑞雪說,“我們的節日·臘八”系列活動使我感觸頗深。在這個現場,制作了火紅的剪紙,看到了騰空游動的空竹舞龍,大開眼界,更加堅定了文化自信。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一定要義不容辭地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臨泉二中負責同志說,非遺文化是中華民族智慧與文明的結晶,更是珍貴的教育資源。此次“非遺文化進校園”公益活動,不僅豐富了同學們的課余生活,開闊了眼界,也使大家深刻感受到了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文化自信。并表示,學校將持續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把葫蘆烙畫、剪紙等這些優秀傳統文化納入到學生課程,讓學生近距離感受和體驗制作過程,分享非遺文化魅力。
臨泉縣青年志愿者協會關工委負責同志表示,將鏈接更多社會資源,結合“我們的節日”系列公益活動,把“非遺文化進校園”作為一項志愿服務項目,持續、廣泛實施下去,使項目在更多的學校落地生根,讓更多的青少年了解非遺、傳承非遺、弘揚非遺文化。
郭金山 葛春梅 陶春燕,本網記者徐徐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