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剛好,又感染了乙流?據國家流感中心數據顯示,全國監測網絡中流感陽性的標本里,乙流占比已經連續6周上升。近期“乙流”相關詞條頻繁占據各大社交平臺熱搜。
1月14日,記者從合肥醫院了解到,近期合肥乙流患者數量增多,還出現了同時感染了多種病原體的患者。
案例:4歲孩子同時感染4種病原體
合肥京東方醫院兒科副主任醫師徐麗介紹,近段時間以來接診的乙流患者人數確有增多趨勢,前不久她還接診了一個特殊的患兒。
“這是一個4歲多的孩子,是以發熱癥狀前來就診的,結果在檢查的過程中發現同時感染了皰疹性咽峽炎、乙流、肺炎支原體和肺炎衣原體,可以說是差一點就五毒俱全。”
徐麗介紹,乙流全人群普遍易感,一般而言感染乙流的患者是以發熱(高熱)、咳嗽、發力、四肢酸痛等癥狀為主,不過臨床上也發現有小部分孩子會以腹瀉、嘔吐癥狀前來就醫,最終確診了乙流。
建議:癥狀出現48小時內盡早服用抗病毒藥物
有網友對比流感癥狀后表示,“乙流是王中王,全身疼到骨頭縫里都疼。”對此,徐麗表示,這和本身這個疾病會導致渾身酸痛有關。
“我們門診上也碰到十二三歲、高個子的大小孩,一問他們怎么了,就說自己渾身都疼。”對于乙流和甲流有啥區別?“經常有人問乙流的癥狀和甲流相比,更重還是更輕,事實上甲流和乙流很難從癥狀上區分,而所有的臨床表現都是因人而異的,比如自身免疫力強,可能臨床癥狀就很輕。”
感染乙流后怎么辦?徐麗表示,臨床治療方面,最主要還是服用抗病毒藥物如奧司他韋,并建議在癥狀出現48小時以內用藥,否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用藥效果。此外就是對癥處理,例如針對發燒使用一些解熱藥物,兒科醫生特別提醒,6個月以內的孩子不能用布洛芬來解熱鎮痛,而是用對乙酰氨基酚。在流感高發期,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態和體溫情況,發現不對勁盡快到醫院就醫。
預防方面,專家提醒,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此外,出門應做好防護,科學佩戴口罩,家中要注意開窗通風,特別是對于有孩子的家庭,父母外出回來以后要漱口、洗臉,把外套脫在房間外面。
合報醫點通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唐萌 高勇
責任編輯: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