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由阜陽師范大學吳海濤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202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淮河治理史料收集、整理與研究”(編號23&ZD027)開題報告會暨淮河文化論壇在阜陽師范大學舉行。校黨委書記程曦,校黨委副書記涂紅松和安徽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楊俊龍,安徽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唐國富,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治淮檔案館(治淮宣傳中心)副館長、副主任柯銳等省內單位領導、學者出席會議,江蘇師范大學、信陽師范大學、菏澤學院、蚌埠學院、淮南師范學院、淮北理工學院等沿淮高校學者以及該校科研處、學報編輯部、圖書館、文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皖北文化研究中心等單位主要負責人和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黨政班子成員、項目子課題負責人、課題組成員等參加會議。開題報告會由楊俊龍主持。
“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淮河治理史料收集、整理與研究”開題報告會于當天上午舉行。
程曦對蒞臨指導的各位領導、專家表示歡迎和誠摯感謝,對項目的獲批表示祝賀,簡要介紹了學校圍繞淮河文化成立的研究團隊、淮河文化研究院等科研平臺,形成的學術成果以及產生的學術影響。他表示,在各位專家領導的指導與支持下,學校在淮河治理、淮河文化等研究方面不斷實現新突破,真誠希望各位專家領導不吝賜教、精準把脈,為項目的具體實施提出寶貴建議和意見,學校將認真履行管理主體責任,全力支持課題研究工作。他希望課題組以此次開題報告會為契機,綜合專家建議及意見,進一步優化課題研究計劃和方案,團結協作、開拓創新,扎實開展高質量研究,力求把重大項目打造成具有標志性、開拓性的研究成果,力爭把淮河文化研究打造出我省乃至全國區域文化研究的品牌,推進淮河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魅力,為文化強省和現代化美好安徽建設貢獻“師大力量”,作出“師大貢獻”。
吳海濤對專家撥冗蒞會表示歡迎,向各位專家對阜陽師范大學尤其是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一貫支持表示感謝。他從課題的申報優勢、論證過程、選題價值、預期目標、學術創新、總體思路、關鍵問題等方面進行詳細陳述。他指出,學校在淮河流域歷史文化研究方面具有相當的學術積累和國內人數最集中的團隊,并地處治淮重鎮阜陽,具有先天地利優勢。項目擬通過系統收集和整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淮河治理史料,全面研究淮河治理的決策、規劃、設計、工程、實施過程、效果、經驗教訓等,找出癥結所在,為該地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歷史借鑒。他表示,項目團隊有責任、有情懷、有實力,同時更有信心能把淮河治理史研究提升到一個新高度。
專家發言環節,安徽省省委宣傳部理論處處長唐國富,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治淮檔案館(治淮宣傳中心)副館長(副主任)柯銳,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處原一級調研員吳旭,六安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主任張國利,安徽省社科聯學術界雜志社黨支部書記、社長馬立釗,安徽省社會科學院《安徽史學》總編輯、研究員,安徽省歷史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方英,安徽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淮河流域環境與經濟社會發展中心執行主任張崇旺,江蘇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主任、編審劉一兵,信陽師范大學社科處處長、文學院教授、淮河文明研究中心負責人金榮權,菏澤學院人文與新聞傳播學院教授李慶華,以及學校科研處副處長魏遙、學報編輯部主任陳雷、圖書館館長王申紅、文學院院長高群、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朱宗友,先后對項目成功立項表示祝賀,并對項目執行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如資料收集與甄別整理、項目研究與前后項目的銜接、資料數據庫的建設等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吳海濤及各子課題負責人結合課題設計,對評議專家組提出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專家組經過內部評議,一致同意該項重大項目通過開題。
在報告會的總結環節,楊俊龍對與會領導、專家的鼎力支持表示感謝,并希望課題組認真吸收各位領導、專家的意見建議,進一步聚焦項目研究重點及核心任務、突出研究特色,力爭高質量完成項目。
當天下午,淮河文化論壇在該校西湖校區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會議室舉行。論壇由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院長梁家貴主持,部分校外專家、各子課題負責人及成員、學院相關專業教師、學生20余人圍繞淮河文化傳承創新、淮河流域城鄉規劃進行了交流研討。
(通訊員 李治顯)
責任編輯:李志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