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版:頭版 | 上一版 下一版 |
《安徽青年報》(國內統一刊號:CN34-0019 郵發代號:25-2 全年訂閱價216元,各地郵局均可訂閱)是共青團安徽省委機關報,也是全省唯一一張面向青少年、面向教育的專業報刊,服務教育、貼近學生、關注青年是我們的辦報宗旨,經過長期的實踐,我們走出了《學生周刊》、《教育周刊》和《新聞周刊》的系列辦報之路,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廣大青少年和教育工作者的朋友,使《安徽青年報》成為我省教育輿論宣傳的主陣地,成為廣大師生展示才華的新聞舞臺。
國內統一刊號:CN34—0019 郵發代號:25—2
編輯部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長江中路419號
我給“延喬”寫封信 |
來源:本站原創 作者:方迪 傅軍 發布日期:2023-04-10 12:32:17 |
□通 訊 員 方 迪 本報記者 傅 軍
日前,安慶市迎江區組織中學生代表到安慶市烈士陵園開展清明祭掃活動,通過向烈士敬獻花籃、參觀烈士紀念館、聆聽先烈故事等方式,傳承和弘揚紅色信仰,表達對革命先烈的緬懷、紀念、崇敬之情。
安慶市迎江區延喬中學學生也參與其中,同時該校組織全體學生給烈士陳延年和陳喬年寫一封信,跨越時空,對話先烈。這里選編部分信件,表達對先烈的緬懷之情。
吾輩青年當如“延喬”
延年、喬年哥哥:
《覺醒年代》讓我認識了你們,刑場上,大無畏氣概令人欽佩。今天,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給你們寫信,向你們致敬。
聽說“延喬”的名字,是我上初中時。在安慶,有發展最快的初級中學,它就是延喬中學;有最好的高中班級,它就是安慶一中延喬班。今天,我榮幸成為延喬中學的初中生,明日,我將爭取做延喬班的高中生。
真正了解你們是我追劇《覺醒年代》以后。延喬哥哥,你們是中國青年的代名詞,在我心中,青年就應該像你們一樣有著意氣風發的理想,有著堅定永恒的信仰。汝乃新青年,汝乃覺醒者,那生銹的鐵銬怎能禁錮得住你們的執著初心與一腔熱血?你們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追逐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重鑄中華民族的偉大輝煌。不到30歲,正值風華正茂,你們卻凋零在最美好的年華,定格在信仰綻放的瞬間,你們的一生短暫卻不平凡。江山不負英雄淚,且把利劍破長空。對《覺醒年代》的追劇意猶未盡,其續集就是現在的美好生活,我是享受著你們披荊斬棘成就的后輩。
延喬哥哥,多次提筆想寫信,奈何文筆不佳望見諒。如今,站在新時代的起點,我一定會接過接力棒,完成夢想與使命的傳承,腳踏實地,為民族復興鋪路架橋;仰望星空,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以青春之筆勾勒壯麗的大好河山。
請你們放心,強國有我輩.
710班 葉昊軒
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
延年、喬年哥哥:
你們的事跡我牢記于心。
延年哥哥,您是那么毅然決然地加入中國共產黨,作為從震旦大學畢業的高才生,您不忍看到中國人民如此受難,選擇了一條光榮的道路。您大力宣傳中國共產黨的主張,為光榮的革命事業嘔心瀝血、鞠躬盡瘁。1927年您在上海被捕,但是您在獄中從沒有后悔,在國民黨反動派命令您跪下時,您堅毅地喊出了一句:“革命者光明磊落,視死如歸,只站著死,絕不下跪。”這句誓言驗證了您的革命精神。7月4日您面帶微笑,喊出了人生最后一句“中國共產黨萬歲”后壯烈犧牲,年僅29歲。您的一生是短暫的,更是光明的,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
喬年哥哥,您被您的父親陳獨秀爺爺與延年哥哥的愛國情懷所熏陶,1922年就成立了旅歐中國少年共產黨。1928年2月16日,您在刺繡女校組織了一場部長會議。這一次會議,因叛徒的告密,反動派迅速包圍了刺繡女校,您同其他負責人一起被捕。在您入獄后,黨組織多次對您實施營救,均以失敗告終。反動派對您嚴刑拷打,可您沒有喊過一聲痛,還鼓勵同志們振作起來。在您被害之前,您說了一句讓所有人為之動容的話,“讓我們的子孫后代享受前人披荊斬棘換來的幸福吧”。1928年6月6日,您壯烈犧牲,年僅26歲。
兩位哥哥,英勇的革命先烈,你們是中華5000年歷史長河中的兩顆璀璨明珠。你們的努力沒有白費,你們的鮮血沒有白灑。你們用那激昂的青春,造就了中國的長城。你們用那短暫的生命,照亮了中華民族前行的道路。你們是那樣的偉大堅強,我們要向你們學習,像你們一樣偉岸堅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710班 劉昊禹
見證奮斗之青春
延年、喬年哥哥:
今天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給你們寫信。
作為新時代學生,我實在慚愧,還是通過觀看電視劇《覺醒年代》知道了你們。在去刑場的路上,你們目光堅定,用笑容告訴后人:“不要為我難過,我們的鮮血與犧牲定能喚醒更多的人。”
“去時少年身,歸來烈士魂”。你們去時意氣風發,熱烈的目光中是對祖國的赤誠忠心;后來在執行任務中被捕,無所畏懼地踏上慷慨就義路,目光中的大義凜然、至死不屈詮釋了自己忠于黨、忠于祖國的決心。
如果我能帶上你們的眼睛,我一定要帶你們看一看安慶市延喬路,見證著后人對你們的敬仰。我還要帶你們來到延喬中學,這所建立在你們故鄉安慶的學校,它日日夜夜期盼著英雄們魂兮歸來。
“少年肩上不只有清風明月,還有家國擔當”。你們為中華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今朝我輩亦可承先烈之志,謀華夏復興。我們會沿著你們開辟的道路,堅定不移地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大道前進。
“愿得此生長報國,何須生入玉門關”。
請你們放心,請黨放心,“愿以吾輩之青春,捍衛盛世之華夏”。
710班 蔡心蕊
![]() 紀念館里的緬懷
![]() 向烈士敬禮
![]() 烈士事跡鼓勵學生奮發圖強
點 評
在清明節之際,我區延喬中學通過組織學生和老兵一起祭掃先烈、邀請烈士后代進校園進課堂、發動學生給先烈寫一封跨越時空的信件等舉措,不僅依托“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將安慶的紅色地域文化有機融入學校思政教育,更讓學生們受到一次觸及心靈的紅色教育。透過學生寫給先烈的飽含深情的文字,不難看出他們在對革命先烈寄托哀思的同時,更表達了鮮明的崇敬之情、向往之意,而這也是我們長期以來大力開展紅色教育所期待看到的,那就是通過學習紅色歷史,追尋紅色足跡,傳承紅色基因,讓廣大青少年錨定奮斗方向,追隨榜樣,積聚前行力量,勤奮學習、勵志成才,讓紅色精神血脈相承、薪火相傳。 □安慶市迎江區教體局黨委委員、副局長 李 卓
□配文圖片由通訊員方迪、本報記者傅軍攝
|
發表評論 |